4000-617-359

​(周三-周日9:00-18:00)

七色鹿交易机构logo
《二十四节气—冬至》
来源: | 作者:七色鹿 | 发布时间: 2021-12-20 | 712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这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时节,


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民间历来十分重视


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

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习俗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美食,各地不同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集医家之大成,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滕州羊肉汤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冬至诗词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日遇京使》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化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让孩子了解到衣食的起源观察和体味中国文化能理解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敬畏生命


什么节气该做什么

哪个地方有什么样的传统

给孩子讲讲不同的故事

在书中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

参与有趣的民俗项目

能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节气的规律

理解中国的气象万千




冬至有三候

更多